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12的文章

2012/2/25廣論筆記及心得

主講人:如英法師 一、學習佛法的目的: 不同於一般人的觀念,我們總以為學習佛法是在安頓好生活後才較適合學習,但佛法原本的目的便是要消弭生活上的煩惱。反過來思考,如果生活中沒有任何煩惱,那又何必學習佛法?另一方面,如果真要等到生活沒有煩惱才來學習佛法,那會等到什麼時候呢?故學佛最佳的時機並不是在安頓生活後,而是在把心準備好的當下。 二、學習方法 菩提道次第廣論之編撰為累積好幾世的智慧而成,如果要將其當成目前我們所普遍認知的知識來學習,可能會有很大的障礙。其實,就我自己的經驗,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最適合的學習方法,單從買教科書開始,初學與進階的書就不一樣,如果盲目的瞎子摸象,到最後摸出來的可能不是大象,而是犀牛。其實不論任何學科都一樣,一開頭最重要的關鍵點是“老師”。而在廣論上,如英法師則是建議讀一遍後聽一遍,聽一遍後溫習一遍,到最後滿載著歡喜的心去上課即可。而在師父音檔 19 卷 B 面 15’06’’ 中,則是提到平常唸書不要唸完就結束了!休息個 15 到 30 分鐘再看一遍或聽一遍,對人的啟發效果完全不一樣。 其次,拜科技進步之賜,其實在網路上有很多關於廣論釋義的資源,如英法師並不建議大家以網路資源來做為研討的方法,在學習上應儘量貼緊原文,網路上的資源是他人的見解,而非自己由衷的理解,長期下來,對自己所獲得之益處較少。 三、學習心態 如英法師一開頭便提到,廣論之編撰是經由好幾世之智慧累積而成,普通人很難念一遍就能夠心領神會,就算是有看沒懂、有聽沒懂也無所謂,有時學習是過一段時間後再回頭看才會較有感覺,所以心態上絕對“不要急”。在佛法的學習上,並不是比快,而是比堅持,夠堅持就愈能夠瞭解佛法所帶來的殊勝。 四、時間安排 由於大家皆不是出家人,並沒有辦法像師父及法師們全心全意的投入於佛法中,所以最好的時間安排是見縫插針。只要有時間就念,五分鐘、三分鐘皆可,只要是足夠翻書或聽帶的時間皆是適合的時間。尤其是大家下班後還要忙家庭小孩,等到完全空閒時可能已經氣力全失。所以見縫插針式的方法是較適合的方法。但由於我是單身漢,我想我可以一回到家馬上洗澡睡覺,然後早點起來念吧! 另外,我認為我目前所面對的可能也是所有青廣朋友會有的問題,便是人生還有其他想學的知識及技能,所以在學習上的順序怎麼安排?綜合其他師兄及小弟我的經驗,我覺得念完佛經後思...